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东北石油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

时间:2018/11/11 20:38:46

东北石油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

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是高校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2015〕36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黑政发〔2015〕16号),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丰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统筹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面临的紧迫问题。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是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模式、丰富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1.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就业、创业促进创新,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提供政策保障为支撑,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基于专业、面向全体、分类引导、强化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实施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相结合,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就业指导和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以教学为主导,强化实践指导,丰富赛事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形成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支持开放共享

坚持开放办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施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拓展教育空间,合作构建开放式教育平台,创造实习实训机会,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广阔平台和便捷通道。

3、强化制度保障

整合学校资源,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强化工作布局设计,形成校、院分层管理体系,建立规范有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做好创新创业保障服务。

(三)工作方针

1、把面向全体、分类引导作为基本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普及教育,也是个性教育,应注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能力专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2、把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做到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

3、把专业教育作为根本出发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专业学习的应用与促进,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结合。

4、把普及教育作为基本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或小众教育,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具备的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把强化实践指导作为重要工作

实践是创新创业的本质,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推动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与成果转化,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组长:校党委副书记

成员:教务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科研处、研究生院、学生院、大学科技园的主要负责人

职责:统筹、协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全局工作,制定重要政策,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指导和协调各单位、各学院开展工作。牵头单位为校团委。

四、主要任务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形成科学先进、切合实际、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教育模式,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

  1. 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把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明确基础类专业和应用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定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置不少于4学分的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对学生开展的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给予学分认定。要求各学院设计符合本学院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引入KAB、SIYB培训课程,加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引进、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科研精神、科研思维融入课堂,在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协同推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按照启发意愿、提升能力和引导扶持三个环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指导,针对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要求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自主设计创新创业学分修读方式。

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立足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成长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加强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方式,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重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应用“翻转课堂”、小班研讨课等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对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数字教材、多媒体教材等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中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1.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2. 强化创新创业项目体系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与支持,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学科交叉融合、具备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优秀项目。在全校普及院级创新创业项目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学习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争取每年转化20项。

2、完善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体系

加强对各级创新创业竞赛的规范管理和统一组织。加强“创想东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设,以赛促教,征集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协会、创客联盟,引导优秀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举办“高校创客周”、“创业讲堂”、“创业沙龙”和“创客交流”活动,加强对赛事、活动的支持和奖励力度,重点支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重点竞赛,打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1.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建立大学生创业广场和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免费场所和基本条件,提高实践平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意实践、项目运营、企业孵化、政策咨询、市场营销、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综合服务。在现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创业孵化器。扩展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功能,将其建设成为具备创新研究、创意开发、创业实践的综合性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设全要素的大学生创客空间,支持学生把创意转化为现实作品,为创新创意开发交流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模式。定期举办创新创业项目论证会,帮助优秀项目对接风险机构,做好创业政策咨询与协调工作。

(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1、优化学籍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修订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学籍可保留八年。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中给予一定名额表彰在创新创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综合测评工作中重视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成果与表现。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评。建立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用具有理论基础或创业经验的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聘请知名科学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成功创业者、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专业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活动。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把创新创业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量与相应教学工作量挂钩,享受对应酬金。建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准入制度,制定入职标准,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制度,遴选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推荐优秀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创新创业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完善资金扶持和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100万元。提供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用于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对在创新创业活动、赛事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校友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广泛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争取资金与资源。通过大学生创业中心提供创新创业政策咨询、工作协调、专家指导、项目孵化、法律援助、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创新创业开通绿色通道。

4、加强工作研究

联合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一是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探索适合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立项;三是加强学习和交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培训讲座,赴高水平院校调研学习经验做法。

5、打造信息平台

发挥校园媒体作用,对国家优惠政策、学校激励政策、创新创业楷模、赛事与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资源,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态、活动交流、项目展示、投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公开表彰创新创业先进师生典型,加强正面引导,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打造创新创业文化,普及创新创业理念。

6、加强监督落实

成立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督查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费的使用、政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学校反馈。